印章作为一种与中国书法、绘画密不可分的艺术形式,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篆刻历史,自古就与社会文化与政治结下不解之缘。历代文人墨客、画师笔匠、商贾官吏,无不以特制的印章留下印记,来表达或证明物之所属或认可的意愿,象征皇权的玉玺,更是皇帝验明正身的宝物,万万遗失不得。印章成为汉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。
印章的质地古今不同,先秦以及秦汉时期多用铜和玉,也有用金银的;唐代以后,印章材料增加了象牙、犀角、陶、瓷等;元末及明代以后,多用石材,石材中又以寿山石、青田石、昌化石为。其中,寿山石作为中国传统"四大印章石"之一,它历经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风雨洗礼,不声不响的沉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不仅是中国石雕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,更代表着中国印章文化的传承,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,被尊称为中华瑰宝。
寿山石,有“石帝”“石后”之称,齐俱“细、结、润、腻、温、凝”之六德,其石质、石色、石形,石纹丰富多彩,晶莹滋润,储藏品种丰富,硬度为摩尔2.5—2.7之间,是上等雕刻彩石,备受篆刻家们的赏识,故有“贵石而贱玉”之说。而寿山石通常可分为"田坑"、"水坑"和"山坑"三大类,其间以“田坑”为稀世珍品,尤以冻石为好,是制作印章的上品。寿山石产自福建省福州市北郊40公里有一个名叫“寿山”的小山村,寿山石矿脉分布在小村四周的群山溪野间。根据考古发现,福州先民早在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就已将它打磨成石珠、石镞了,而目前发现已出土的寿山石雕刻品距今已 1500 年了。南宋时,寿山石矿已规模开采。经元、明、清发展,形成了独立的寿山石雕产业。明、清时期,寿山石雕的印钮技法已达到高的境界,明、清后期,对寿山石印章情有独钟,康熙等皇帝用寿山制宝玺,寿山石印章成为帝王权力的象征,寿山石身价也随之倍增。
寿山石除了大量用来生产千姿百态的印章外,还广泛用以雕刻人物、动物、花鸟、山水风光、文具、器皿及其他多种艺术品,雕刻技法丰富多彩,技艺精湛,有圆雕、印钮雕、薄意雕、镂空雕、浅浮雕、高浮雕、镶嵌雕、链雕、篆刻和微雕等。寿山石雕刻艺术品精巧绝伦、巧夺天工,广纳博采融合了中国画和各种民间工艺的雕刻技艺与艺术精华,具有“上伴帝王将相,中及文人雅士,下亲庶民百姓”之艺术魅力,名闻遐迩,深受外鉴赏收藏家们好评,还常被作为礼品赠送给外国国家元首和世界知名人士。寿山石雕刻工艺品,特别是寿山石印章更是受到世人们青睐。寿山石工艺品已经成为中国玉石雕刻品中“高雅”、“精美”、“凝重”和“睿智”的象征,“以石会友”、“以石增缘”、“以石增情”成为寿山石文化艺术的一大特色。如此件寿山冻石老翁垂钓纹印章,品相完好,材质灵透温润、宛若珠翠、纹理绛晕,质地微坚而带有韧性,晶莹脂润、蜡性较强、富有光泽,正是一枚老的冻石印章。俯视面是一个老翁在钓鱼的场景,闲适悠然,显示出浓厚的文人趣味,正四方面是一个绶带葫芦瓶,寓意吉祥,是印章中难得的佳品。
寿山石的形成,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,如女娲将补天用的斑斓彩石飘洒在寿山的田野山林溪河之间,形成了寿山石;也有传说天帝御前凤凰女被寿山秀丽景色所吸引,离别后为解相思,留下彩卵变成了晶莹璀璨、五颜六色的寿山石;还有传说一位仙人给了陈长寿一盘棋子,后棋子变成石头,而且石头生石头,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,陈长寿发了大财,将捡石头的山称为“寿山”,而那些小石头则称为“寿山石”等。这些传说给寿山石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,更为寿山石增添了一份朦胧美,让人爱不释手。
印章石本身就属于稀缺资源,而寿山石亦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,尤其是被奥委会定为北京奥运会专用礼品后,寿山石这种具有文化品位和经济价值的藏品更受到人们青睐,在收藏市场上的售价逐年升高,增值潜力巨大,更何况带有历史、工艺和人文价值的老印章,更易打动消费者的心。
近些年来,由于经济环境稳定增长,有相当一部分投资者收益颇丰。从长期来看,调整后的寿山石价格还是有升值空间的,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,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会逐步增加,另外一方面随着寿山石的封洞保护,禁止开采,寿山石的供给量会逐步减少直到无石可雕,但是从长期来看其需求量会增加,所以寿山石价格有很大的升值潜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