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中国收藏家在画上加盖印章甚至题字,不怕破坏了画作的构图吗?
日期:
2017-02-14
浏览次数:
156
这东西叫做「题跋」,其内容与形式及位置要与作品密切配合。书、画,题跋、印章之间互相联系,互相增益,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,是中国书画史上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。下面写点废话,没特意研究过,凭记忆写一点,不严谨之处看官就且当故事听吧。
一种题跋是书家的互捧,典型的宋三家苏黄米,他们都私下关系不错,苏东坡写一《寒食帖》,黄庭坚在旁边写一观后感,说写得不错,文采风扬。米芾写一《苕溪诗帖》,黄庭坚在旁边大赞牛逼啊牛逼超常发挥,黄庭坚写一作品,米芾也在旁礼尚往来捧一下。这样子作品的艺术价值也翻了一番,都是名家,相映成趣。几人抱成一团力量就强大了,如黄庭坚,是以诗出名的,字一般般,若自己单干,在宋这种遍是牛人的时代就湮没了,因为在苏米作品旁边看到他的字,觉得风格强烈,黄就被后人发掘出来了。后世的书家也是这么回事,在那时代,字写得人太多了,在一流层面有一万人,水平都差不多,真正流传后世就一人,为什么呢?埋头苦练是不行的,像米芾,他的行书技术在历史数一数二了,皇上点的书画博士,他喜欢利用职务之便收名帖名画题个跋,他喜欢二王,所以后世二王的作品,经常会看到他的影子。董其昌,为什么被称为「帖学之王」,他身居高位,手下过去的东西不计其数,玩得很炫,每拿到一帖,就把其风格吃透,用同样的风格在后面写一跋,所以在书画史上想不出名都难,经常会碰到他。
二是藏书跋,有种到此一游的味道,有大财主特有钱,想在历史留个名,怎么办?一个法子就是巨资收名书名画,用发抖的手在上面歪歪扭扭写上自己的名字,有自知之明的,会送给名家高官题,不错的政治贿赂,有的会在月圆之夜邀一群有文化的朋友,赏花吟诗喝酒后,把作品摆出来在上面写某年某月某某某某人共赏。方寸之间的争夺激烈到白热化,有人把作品弄过来一看,没地方可题了,瞧一名气弱没水平的,刷一层浆糊用纸一盖继续。
历史上的藏家是皇帝,内府藏的东西,不计其数,有名的「淳化阁」「三希堂」等,皇帝对某位文臣的肯定,就说我这有一羲之的帖,帮朕题个跋呗,这对大臣来说是件祖坟冒青烟的大恩赐,吃素焚香三日沐浴更衣,毕恭毕敬用工整的小楷端正的文词把这跋写了,这种题跋水平高,都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儒臣。康熙雍正的字算不错的,但是自己题得少都让给大臣。但后来就出了二逼皇帝弘历,这靼子自认为文采直追李后主书画能比宋徽宗,其实水平是狗屎还比不了其父和祖父,御藏的字画就遭了殃任他涂鸦,他爱的是王羲之《快雪时晴帖》,他这辈子看过这帖三十多次,每看一次就写个几百字的读后感,快雪帖总共28字,乾隆在上面写了上万字的感想,冯版兰亭,他的字是扎眼的。他用的印章是霸气扎眼的,碗那么大一个,古稀天子之宝、三希堂精鉴玺、乾隆御览之宝,糟蹋了许多东西。
总之,就像BBS的帖,主帖很精彩,跟贴更精彩,有皇帝、名臣、大儒、大书家、大藏家、富商捧场,它才会火有身价。再是这种东西内容底蕴丰富,多重保险基本赝不了,拿上拍卖市场也是很放心的东西,所以,题跋也成了作品的一部分。